《黑神话:悟空》
不过,有一款游戏在此之前也曾一度火出圈,在8月初掀起一波虽然不大但也不小的潮流。它并不像《黑神话:悟空》那样是一部鸿篇大作,它是一款小巧精悍的独立游戏——《There Is No Game : Wrong Dimension》。如果说用一句话概括这款游戏的最大特点,那就是:你可以在游戏里玩游戏。也正因此,这款看起来有点不着调的小游戏在Steam上线不久就获得了“好评如潮”的极高评价。
《There Is No Game : Wrong Dimension》
不得不说,“在游戏里玩游戏”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体验,原因主要有三类情况——
第一类:主游戏的核心玩法就是“套娃”,玩家玩的就是主游戏里面的小游戏,乐趣在于各种脑洞。比如上面提到的《There Is No Game : Wrong Dimension》;
游戏里套着游戏,套娃游戏《There Is No Game : Wrong Dimension》
第二类:小游戏是作为主游戏的彩蛋,其目的是带给玩家惊喜。这种类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使命召唤7》,主菜单界面里的主角从座椅上挣脱后来到一个电脑前,就可以玩电脑里的街机小游戏;
《使命召唤7》街机小游戏的封面
《使命召唤7》街机小游戏的战斗画面
第三类:小游戏自带各种要素或者梗,其出现在主游戏中的目的在于给玩家带来玩法上的调剂,缓解玩家在长时间游玩主游戏后的疲劳感,丰富玩家的游戏体验。
说到第三种,那么就不得不提目前人气颇高的沙雕型放置手游——《最强蜗牛》里的小游戏了。
《最强蜗牛》
在《最强蜗牛》里,只需要将家园界面切换到房间内的场景,就可以点击下图中红框里的小电脑,选择自己想玩的小游戏了。
《最强蜗牛》的小游戏都在这里
比如《2048》呀,《土耳其方块》呀,这种经典玩法的小游戏就可以在《最强蜗牛》里的小电脑上直接玩到。
《最强蜗牛》里的各种小游戏
说起来也是很有意思啊,这个《最强蜗牛》的开发团队在最新版本里居然还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小游戏。不同于之前已经有的那些小游戏都是沿用了已有的经典玩法,这个最新的小游戏不仅在玩法上比较有特色,而且还颇有讽刺意味,与《最强蜗牛》游戏剧情和文案里那种带点嬉笑怒骂的戏谑劲儿还蛮搭的。
这款小游戏叫做《游戏推广员》。顾名思义,玩家在其中扮演的是一个以推广游戏为职业的人。不过这个游戏公司的老板,也就是下面这个猫头鹰人,可不是什么善茬。他要求你给他推广的游戏不仅不正规,还要不择手段地尽可能多地拉拢玩家来玩,并且尽最大努力收费赚钱。
猫头鹰老板
那么怎样达成这个目标呢?你需要去其他游戏里拉人来,将其他游戏的玩家“吸”到这家公司的游戏里来。游戏一个月为时间单位,玩家让游戏生存到10月30日,就算通关了。
玩法简介
1月份,需要推广的游戏刚开始运营,游戏的实力单薄,你扮演的推广人就只能去实力同样孱弱的其他游戏里拉人。点击白色的己方游戏,再点击其他颜色的对手游戏,就可以进行拉人行动了。当然,你得保证你的公司拉别人的速度更快才行。怎样达到这一点呢?一开始专挑弱的对手下手就行了,然后1月份结束了,你就可以选择一位导师。
游戏画面
导师是来帮助你成为最强游戏推广人的角色,其实就是给你提供BUFF加成的。他们个个都很有手段,比如假装妹子玩家拉拢直男玩家来玩,比如开启喊话脚本去其他游戏的聊天频道刷广告,比如使用能掏空玩家钱包的骗氪套路,凡此种种。不同的导师可以用自己的手段为你带来不同的增益效果,有的能加快拉人速度,有的能提高己方游戏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和拉人能力一样非常重要,或许在某些程度来上说更重要——毕竟盈利才是最终目的嘛,而且盈利能力强才能在这个丛林法则的游戏市场上生存下去。
选择导师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面临的对手公司也从一开始没什么财力和手段的弱鸡同行和任人宰割吸量蹭人气的爆款游戏,变成了强悍的游戏大厂,有时候还会出现同样做游戏推广、来抢生意的同行。采用不同的策略去针对不同的对手,同时对同行采取举报的措施,可以让你推广的游戏更好地活下去,并通过滚雪球来发展壮大,持续盈利。
拉人时遭遇大厂
这些设定对于游戏行业,尤其是手游行业的各种乱象,简直就是直截了当的揭露和讽刺,游戏制作人Peter是个耿直BOY实锤了。而这种戏谑的风格,以及热衷于结合现实的“破壁”——突破次元壁,让游戏不再只是游戏,而是可以连接现实、反映现实,正是《最强蜗牛》一贯的精神内核。
辛辣的讽刺
不仅仅是内置小游戏,随着开学季的即将来临,《最强蜗牛》也将会有更多新的内容等待大家来体验。在《最强蜗牛》的世界里,放置挂机能变强,觉得枯燥的时候还可以玩玩各种玩法不一的内置小游戏——在游戏里玩游戏的体验,就是这么的丰富多彩,且有趣。